关于推进浦口区
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浦口区体育局局长 樊奇志
2017年3月21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近年来,区体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体育局的关心指导下,积极履行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三大核心职能,推动全民健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积极推进全区全民健身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呈现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体育产业总量和规模不断增加的态势,全面建成城乡一体、组织完善、设施齐全、活动丰富,亲民便民惠民的浦口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全面建设“四个生态”新浦口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全民健身工作情况
(一)出台《南京市浦口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做好全区全民健身事业的顶层设计。为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贯彻实施,构建更加亲民便民惠民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居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提高, 2016年12月编制出台《南京市浦口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
(二)加大体育设施投入,体育设施不断完善。以体育强区创建、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为抓手,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实现区、街道、社区(行政村)、居民小区完整的四级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网络,全区人均体育场地设施面积达3.10平方米。建成浦口体育中心、市民中心、青奥体育公园等大型体育设施。加强基层基础体育设施建设,全区9个街道体育中心都建有“三室一场一路径”和国民体质监测室;城市社区按“三室一场一路径”的标准建成“10分钟体育健身圈”;行政村(含村居合一)都达省二类标准(两室一场一路径)或以上。建成浦口公园体育广场、沿江街道复兴社区等多个健身广场,实现街道健身广场全覆盖。结合村庄环境整治,体育健身设施向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和村民小组延伸;结合城市改造、水利工程和环境整治建设了滨江步道、城南河步道、沿滁河自行车慢道、象山湖绿道、老山登山道等一大批健身步道;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建成水墨大埝自行车公园。推动区内高校、中小学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不断缓解健身设施不足的问题。此外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场馆服务业,涌现出浩洲体育馆、安康羽毛球馆、轩辕翼体育馆等一批对社会开放的体育设施。2014年实现体育强区并提前一年完成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2015年成功创建第一批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
建立和完善体育健身设施长效管理,通过政府采购、服务外包的方式委托专业公司负责全区体育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养,加强对社会体育场所的监督管理,确保体育设施的安全运营和使用。
(三)广泛开展群众健身活动,全民健身兴起新高潮。全民健身不断深入。一是进一步健全体育组织网络。建立以区体育局、区体育总会为中枢,以各街道文体中心、区体总各单项协会为分支机构的群众体育网络。全区共有老年人体协、棋类、钓鱼、登山、乒乓球、广场舞、羽毛球、轮滑、瑜伽等20个体育单项协会。二是加强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动和指导。全区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2365名(其中国家级48名、一级116名),涵盖了健身操、武术、自行车、球类、游泳等项目,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达30人,指导活跃在全区500多个晨晚练点。三是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活跃。每四年周期依次开展区综合性运动会、区级机关运动会、农民运动会、职工运动会。每年举办的迎春健身长跑活动、8月8日“全民健身日”健身操(舞)大奖赛、“农民体育幸福工程”、体育进社区等活动近100场。此外,老年人体协、棋类、钓鱼、武术、乒乓球、篮球等协会每年都开展系列活动。2016年举办区级群众体育活动比赛130多场,参与人数近5万人。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有:南京市第34届元旦健身长跑运动会、“舞动莲乡”广场舞大赛、第四届机关运动会、“舞动江苏”2016年江苏省广场舞大赛江北片区选拔赛、江苏省中小学生跆拳道锦标赛等。四是参加市级群众体育活动取得好成绩。9个街道参加市21届运动会社会部32个项次的比赛,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好成绩,并获得优秀组织奖一等奖。参加市级健身气功比赛获得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五是加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增强健身指导的针对性,每年完成国民体质测定3000人,城乡居民体质达标率94%以上。2016年与五台山场馆管理公司联合建成浦口省级国民体质监测与运动健康指导站,并采取服务外包形式运行。
(四)以大型赛事为引擎,掀起全民健身新高潮。积极贯彻46号文件精神,加快全民健身产业培育,促进全民健身产业多元化,以大型赛事为引擎,掀起全民健身新高潮。大赛引爆全民健身。为整合青奥资源,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2016年我区成功举办中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江苏·水墨大埝站)、南京浦口国际女子半程马拉松暨全国女子半程马拉松锦标赛、穿越老山·南京国际跑步节系列活动、高山湖中国南京水墨大埝国际攀联世界杯攀岩赛、南京浦口“水墨大埝”斯柯达杯捷安特﹠禧玛诺自行车联赛暨第十六届金鸿翔八小时团队接力赛、南京老山有氧三项运动国际高峰论坛暨名人挑战赛等一系列国际国内赛事和大型全民健身活动。通过赛事活动拉动了区内文化、旅游、农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不断提高浦口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创新有氧三项赛,全民健身再现新亮点。依托老山自然资源,研发“有氧三项赛”。有氧三项赛是全球首次以“有氧三项”的名称将跑步、自行车、登山组合的新型赛事,属真正意义上的浦口自主知识产权赛事。2016年10月举办有氧三项论坛和有氧三项名人挑战赛、12月举办“九华茶坊杯”有氧三项团体赛。
(五)加强体育行业管理,体育市场不断繁荣。规范体育社会组织审批和管理,体育社会组织不断增多,全民健身服务内容和形式不断增加。全区现有体育社会组织230家。加强经营性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管理,严格按照高危行业标准审批高危项目,累计审批游泳池10家,群众健身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六)规划先行,研发了浦口·国家有氧运动健康园规划。为充分挖掘和整合浦口区的各种资源,构建特色凸显、切实可行的体育户外有氧运动品牌,满足群众健身需求,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促进体育及相关产业的发展。2016年6月,由上海体育学院刘清早教授团队完成“浦口·国家有氧运动健康园”规划。此规划涉及体育设施建设、体育比赛活动、体育组织建设等内容,目前正按照规划推动项目建设。
二、全民健身事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全民健身事业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部分小区体育健身设施未能按规划要求建设到位或没有规划体育设施,越来越成为群众反映的热点;各部门全民健身联动机制有待协调加强(如在公园、绿地或其他设施建设规划时是否能考虑征求体育部门意见建设体育设施);基层街道社区全民健身专业管理服务人员缺乏等。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生活小康、身体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需求也不断增加。下一步,我们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呼应浦口城市化进程和城乡格局的变化,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进一步适应全面小康生活下人民群众健身需求的更高标准,实现大全民健身的格局,力争使我区全民健身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建设江北新区作出新贡献。
(一)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打造“亲民、便民、惠民”的体育设施网络,提升群众健身设施的满意度。按照“亲民、便民、惠民”的原则,加快建设老百姓身边的健身设施,推动有条件的公园、湿地、广场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大力建设体育公园、体育广场、体育长廊、健身步道等。积极稳妥推进驻区高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及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继续做好浦口·国家有氧运动健康园建设推进,打造户外运动之城。力争“十三五”末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15平方米。积极申报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力争老山有氧运动小镇申报成功。同时积极探索基层体育设施的新型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体育设施的使用率。
(二)广泛开展群众健身活动,提高参与面,提升体育活动的群众满意度。创新群体活动和比赛的办赛模式,实现政府主导、政策引领、社会参与、群众满意的目标。举办区级运动会、全民健身日健身活动、“农民体育幸福工程”、体育进社区等品牌传统活动,每年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200场。继续做好“三赛一节”(山地自行车公开赛、女子马拉松、攀岩世界杯、亚洲户外运动节)的办赛工作,不断提高办赛的规模和档次,打造女马亚洲一流赛事;举办有氧三项赛,打造浦口自主品牌特色赛事;结合美丽乡村举办如舞动莲乡广场舞、森林越野马拉松、自行车等具有浦口特色的群众赛事活动。大力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和技能,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对健身指导的需求,“十三五”末每万人达35名。抓好国民体质测试和指导服务工作,实现体测指导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全面提优,每年完成4500人体质监测。充分利用库珀有氧运动中心资源,打造浦口高端健身指导服务平台。
(三)加强体育市场监管,繁荣体育培训、健身、场馆服务等产业,不断提高全民健身服务的群众满意度。用好体育产业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体育公共服务;加强体育社会组织管理,鼓励发展体育赛事活动产业,繁荣体育培训、健身、赛事活动市场;加强经营性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管理,保障群众健身安全。
(四)加大体育宣传力度。积极与各级媒体合作,做好健身知识、群众体育活动的宣传报道和健身知识讲座等,让群众懂体育、爱体育、参与体育活动,不断掀起全民健身运动高潮。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这次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关于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情况的报告,是对全民健身工作的有力指导和监督,体现了区人大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我们今后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是极大的鼓舞和激励!我们将诚恳地接受各位代表的批评和建议,也希望各位代表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体育工作。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