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市、区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自2016年以来,我局牵头协调推进全区建成区黑臭河道整治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紧扣目标任务,认真履行职责,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协同各实施主体合力推进黑臭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各项整治任务有序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黑臭河道整治推进情况
全区建成区共75条河道,河道总长度200.6公里,主要分布于桥北地区、顶山街道、江浦街道、盘城街道四大区域,其中:桥北地区31条,总长度约为70.8公里;顶山街道区域11条,总长度约为25.6公里;江浦街道区域23条,总长度约为74公里;盘城街道区域10条,总长度约为30.2公里。根据《南京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围绕2017年底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的目标,我区制定了2016-2017年黑臭水体整治计划,优先整治水质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32条33段河道。2016年度实施定向河、城南河2条市考黑臭河道整治任务,治理长度约14.8公里,总投资约1.95亿元,已按期完成,初步验收合格,目前两条河道正处于水质保持期。2017年度计划整治黑臭河道30条31段(小外江河分为城建集团和康居集团两段),治理长度约88.5公里,总投资约7.19亿元。其中,市级及以上考核河道18条(含国考河道秃尾巴河),治理长度约42公里,总投资约3.22亿元;区考河道12条,治理长度约46.5公里,总投资约3.97亿元。截至5月25日,黑臭河道整治项目均已达到时序进度要求:
一是秃尾巴河、吨粮河、引水河、京新河等18条市考河道已于3月下旬全部开工,目前已完成河道清淤,完成清淤河道长度约40公里、清淤土方量约55万立方、排口治理100个、生态修复2处,完成总工程量约70%,当前正在实施控源截污、引流补水、生态修复等整治工作。其中,国考河道秃尾巴河已完成河道清淤、排口治理、中水回用、水系内循环、气动闸门安装工程。目前正在实施河道景观提升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92%,确保6月底前完成,其余河道11月底前完成。
二是雨山河、芝麻河、南圩十字河等12条区考河道已开工11条,目前已完成河道清淤,完成清淤长度约25公里、清淤土方量约34万立方、排口治理32个、生态修复1处,完成总工程量45%,正在实施控源截污、引流补水、生态修复等整治工作,预计年底前完成,剩余1条朝阳河,由于拆迁量大、新开挖段较多等原因按计划10月开工,2018年完成。
二、主要工作措施
面对整治时间紧、任务重,加之黑臭河成因复杂、治理难度大等多重不利因素,我们集中人力物力,全力攻坚,压茬推进,做到五个强化、五个到位:
(一)强化工作机制、责任落实到位。2016年2月,我区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相关分管领导任副指挥长,各街道、平台、园区及区相关部门行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黑臭河道整治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整治任务的牵头协调、督查推进,并制定了指挥部成员职责、指挥部办公室职责等相关制度,建立了相关日常工作机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过问,召开全区动员大会,多次亲临现场指导督办,提出明确要求。区分管领导多次召开推进会议,研究解决黑臭河道整治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推进整治工作。区河整办从区水务、环保、督考等部门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强力推进,做到职责上墙、人员全部到位、办公设备配备齐全。在此基础上,2017年对指挥部成员进行了调整,进一步充实河整办人员力量,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强化系统整治、方案优化到位。坚持“上游与下游相结合、岸上与水下相结合、干流与支流相结合、主管与次管相结合”,实施系统性治理和连片整治。按照“拆、截、清、修、引、测、管、景”的总体要求,以排污口整治为核心,科学制定完善综合整治方案,做到“一河一策”。所有市级以上考核河道整治方案均通过市河整办评审,所有区考项目均通过区河整办评审。坚持分片实施、统筹推进,进一步明确片区牵头单位的责任,各实施主体及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通过桥北、江浦、高新区、江北新区核心区等四大片区统筹实施,按时间节点全力推进,保证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三)强化挂图作战、统筹推进到位。全面实行挂图作战,重点抓好“三图一报表”:墙上挂一张进展通报表,逐河明确工作内容、开竣工时间、责任单位,每旬进行一次进度汇总,达到时序进度的挂“红旗”,未达到进度的挂“黄旗”,进度严重滞后的挂“绿旗”,倒逼实施主体及相关单位,确保按时序进度推进;手上拿一张现场督查图表,每条河道一张督查表并装订成册,每旬进行一次现场督查,对照进度计划(红线),画实际进度(黑线),达到进度则黑线与红线相符,进度滞后则黑线短于红线;现场立一张整治公示牌,标明河道名称、整治内容、开竣工时间、责任单位及监督电话,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一旬一进度报表,每旬统计一次进度报表,报市、区相关领导、部门及各实施主体。
(四)强化技术指导、协调服务到位。充分发挥区河整办的牵头协调推进作用,着力抓好项目方案优化、督促检查,及时协调解决矛盾和困难。同时,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与上级有关单位联系对接,认真落实各项最新的工作要求,及时收集、汇总、上报基础数据,动态掌握各项考核指标,确保整治工程顺利推进。
(五)强化长效管理、后期维养到位。我们要求各相关单位做好已治理河道长效管理工作,定向河、城南河整治完成后,已要求江北新区公建中心、区城建集团在项目竣工验收前及水质保持期间分别做好此两条河道的长效管理工作。待条件成熟后,移交给相关单位继续做好长效管理工作。对完成整治的河道每周开展一次水质监测工作,并将监测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实施主体,及时处理各种突发问题,确保整治效果不反弹。同时,对去年完成的定向河、城南河整治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工作,共发放群众满意度调查表213份(定向河109份、城南河104份),满意率均高于90%。
三、存在的问题
(一)系统性连片整治力度仍需加大。目前建成区内未列入市区今年考核整治的河道,如桥北地区的创业河、双垄河、西河以及江浦片区的南农河等,尽管有的已经开工了,但如果今年不同步完成,将对石砌沟、小柳河、朱家山河等相连相通河道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难以达到今年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整体目标。
(二)丰字河污水提升泵站还需加快推进。由于市水务集团实施的丰字河污水提升泵站工程尚未开工建设,定向河支流沿线小区的污水无法接入市政污水管网。为了应急,目前已修建了一个临时污水提升泵站并投入使用,但只能满足两到三年需求,无法彻底解决今后定向河支流沿线控源截污问题。
(三)引流补水方案有待完善。为有效推进桥北片区及城市建成区黑臭河道整治,计划从长江或滁河引流补水,已完成引流补水方案初稿并经专家评审。由于方案需上级部门审批,仍需进一步完善,以便报上级部门审批,力求尽快组织实施。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推进综合治理。围绕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目标,坚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将重点采取两项措施:一方面结合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加快河道沿线环境整治,每条黑臭河道在整治的同时,力求打造成景观河;另一方面结合河长制落实,进一步明确区、街、社区三级河长职责,协调推进黑臭河道整治按时序进度实施。另外,区河整办将邀请市河整办对区考重点河道整治方案进一步优化,确保达到整治效果。
(二)进一步实行挂图作战。加大推进力度,强化督查推进机制,由区河整办、区督考办不定期开展督查并进行通报,以目标倒逼进度、督查倒逼落实,力争实现国考河道秃尾巴河6月底前完成,市考河道11月底前完成,区考河道年底前完成,确保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整治任务。
(三)进一步加强协调服务。区河整办将针对整治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积极配合相关实施主体做好服务和指导工作,联合区督考办加大督查力度。加强与市河整办及各相关主体的沟通对接,确保我区黑臭河道整治工作圆满完成,力争以最好的结果迎接上级考核及群众满意度调查。
(四)进一步强化长效管理。我们将对已完成整治的河段,在移交前明确由原实施单位进行管养,实施单位要落实好各项长效管理措施。对符合移交条件的河道,明确管养单位并及时办理移交手续,管养单位落实管养经费和长效管理措施。同时,计划由区河整办组织开展整治“回头看”,重点排查因污水管主管高水位运行造成的污水倒灌、浸出、渗漏等问题,及时反馈给责任主体限期整改,确保黑臭河道问题不反弹。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支持监督下,根据职责分工,咬定目标,迎难而上,真抓实干,打赢黑臭河道整治攻坚战,为“四个生态”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谢谢。
浦口区水务局局长 张其祥
2017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