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民政府:
浦口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发改委受区政府委托作的《关于市下达我区重点发展指标和重大项目推进落实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面对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多点频发的复杂严峻态势,区政府及相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紧扣全年发展目标,狠抓指标和项目两大关键,攻坚克难、主动作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会议指出,当前市下达我区重点发展指标完成以及重大项目推进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指标完成存在差距。受各种客观不利因素的影响,重点发展指标完成总体成绩还不够理想。全区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可比价增长3%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亿元,同比下降24.5%(还原留抵退税77.3亿元、同口径下降9%),距离全年目标有很大差距。消费整体疲弱,谊品弘苏、轩润超市等重点企业零售额增长乏力,社零排名郊区后位。二是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制造业体量较小,主导产业的资源集聚力、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尚有提升空间。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对于部分重点支撑行业的依赖度较高,抵御经济波动的韧性还不够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较上半年回落明显。受疫情反复、预期下降、市场信心不足等因素影响,文娱行业、房地产业形势仍不乐观。三是部分项目推进缓慢。重大项目建设上还存在障碍,部分项目在落地过程中受到土地等资源要素制约。项目服务管理水平还需提高,并联审批不尽完善,“最多跑一次”还不能完全实现,仍需要用系统的政策制度构建更加完整健全的营商环境机制。项目准入还需进一步强化标准,方案设计、市场、资金、政策等方面可行性分析研判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常委会组成人员就如何进一步加快重点指标完成、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要聚力目标完成,争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要坚决扛起“勇挑重担”的政治责任,突出抓好收官冲刺,积极应对疫情反复、市场波动等不利影响,抓紧抓实抓细每一个指标、每一个项目,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弱势指标动态监测和分析研判,加大对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及增速、民间投资占固定投资比重、新增涉外标杆企业等落后指标的精准解难,科学制定攻坚措施,确保考核明显进位。同时聚焦争先创优,采取硬核措施在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督查激励上争取实现更大突破,以优异成绩检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成果。
二要聚力产业升级,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要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围绕“1356”总体布局,在提升发展能级、突显产业特色、优化发展生态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经济在攻坚克难中持续健康发展。加强产业规划和布局统筹,引导产业链向功能板块加速集聚,以集群化发展塑造产业根植力,推动产业整合形成品牌效应。聚焦强链补链延链关键环节,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支持“链主式”、“龙头型”企业做大做强。发挥科技创新平台关键支撑作用,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技术攻关,为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研和技术支撑,积蓄产业发展新动能。
三要聚力项目建设,增添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坚持“项目为王”,加强组织协调,建立推进专班机制和常态化比拼机制,全力做好项目引进落地和投产达效。借助重大项目在线管理平台,对项目的全过程实行精细化管理,做好要素配置、跟踪推进,确保项目引得来、留得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项目推进重大问题协调会商,协调落实项目推进快捷化服务。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大对产品转型、品牌培育、产业链延展方面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振企业信心、激发企业潜能、释放企业活力。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一方面全力招引一批具有带动性和示范性的大项目,攻坚突破一批基地型总部型优质成熟项目,带动存量优化。另一方面加强项目论证,通过完善政府项目评审机制、引入专业机构论证评估等方式,提高后备项目质量,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以上审议意见请区人民政府按照监督法和《南京市浦口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审议意见书的办法》的有关规定,认真研究处理,研究处理情况征求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意见后,于两个月内向区人大常委会提交书面报告。
南京市浦口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2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