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人大
首页 人大概览 人大会议 监督工作 决议决定 人事任免 街道人大 代表风采 研讨交流 文献资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督工作
南京江北新区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4-04-09 14:30 字号:【 保护色:

 

南京江北新区工作报告

20241月)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南京江北新区2023年工作情况和2024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2023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2023年以来,江北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一体推进三件大事,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推动新区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体推进三件大事:就是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开展主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引领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区建设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任务,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区新实践。举办区管干部专题研讨班,分层分类对各级干部开展培训,统筹开展党工委宣讲团集中宣讲、基层宣传、专题党课、集中研讨等宣贯活动,切实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主题主线,推动新区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江苏考察,三次对江苏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3月参加全国人大江苏代表团审议后,新区第一时间召开党工委会议,传达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委工作安排,结合实际谋划贯彻措施。总书记7月亲临江苏视察后,新区及时传达学习研讨,制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工作安排意见》,召开新区党工委(扩大)会议,对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出全面部署。总书记12月初亲临盐城考察后,新区及时召开党工委会议传达学习,推动学习宣传贯彻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在深学细悟的基础上,结合新区实际研究,分两批制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先导区、建设产业强区、强化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等8个行动方案,切实把总书记指示要求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

坚持把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关键抓手,努力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思路、找方法、找答案9月起,新区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参加单位,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落实省委三带三入要求,新区党工委带头领学促学,集中7天举办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及市管以上干部读书班,先后7次开展新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交流,党工委委员带头讲党课,示范带动新区37家单位、4.3万余党员和1793个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理论大学习。结合中央大兴调查研究工作部署,认真落实省委三进三解要求,形成市管及以上领导干部调研课题成果30,开展两项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推动调研成果更好转化为解决问题、指导工作、推动发展的实际举措。认真开展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和统计造假问题专项整治,系统梳理查找突出问题,以深查细查、真改实改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通过深学细悟、以学促行,我们更加深刻感悟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是总书记擘画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蓝图在江苏的具体化,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江苏的具体化,必须准确理解把握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大定位和要求,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

在此基础上,新区主要抓了八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市五拼五比晒五榜和新区五拼比五晒榜竞赛活动为经济工作主线,千方百计强信心、稳预期、促发展,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经济发展态势稳中向好。坚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系列政策措施,研究出台新区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1+6”专项政策,积极完善普惠+特色”“生产+运营”“纾困+成长全场景政策体系,稳增长政策持续显效。高标准组织、高质量推进新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工作,采集单位数与四经普相比增长189.3%。前三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81.4亿元、增长5.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1月,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539.8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1%,经济发展基础持续夯实。

现代产业体系优化构建。高质量出台产业强区等行动方案,三大优势产业、三大新兴产业1-11月实现营收4437.4亿元,集聚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334家,前三季度营收增长6.8%。积极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生物药品制品制造集群入选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大力实施智改数转网联行动,成功推动592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智改数转项目766个。

有效投资动能持续释放。积极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带动作用,深入开展亮项目建设、亮服务效能双亮行动1-11月,59个当年实施市级重大项目完成全年投资目标106.8%141个新区当年实施项目有序推进,66个纳入市双百工程重点项目完成全年投资目标112.2%,投资支撑作用稳步提升。2023年举办各类招商活动68场,亿元以上项目注册数、开工运营数均居全市第一。

(二)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创新创造活力更加充沛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始终把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高标准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引育、创新氛围营造,创新活力加速释放、发展动能日益强劲。

创新策源能力持续增强。国家EDA技术创新中心挂牌运作,国家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获批建设,光电技术创新中心成功构建国内首个薄膜铌酸锂+X”异质集成光电公共技术平台,昇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持续扩容,建成华东地区首家全栈国产技术人工智能算力中心,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双光子显微镜成功应用于神舟十五号空间站。

创新资源要素加速集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家、总数达40家,入围省独角兽企业3家、潜在独角兽企业23家、瞪羚企业47家,309家企业入选全市创新积分制奖励名单,位列全市第一。更大力度集聚创新人才,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连续三年获省绩效评价第一,新入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省双创计划、市紫金山英才计划人才数量均位居全市第一。

创新生态体系不断完善。围绕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全链条发力,11个项目获评市专利奖、位列全市首位,省级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加快建设,全国首创线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助力企业获超10亿元融资。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加快建设,百亿级高质量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正式成立,扬子江S基金实现长三角区域跨省市合作联动、累计投资金额破亿元,与省产研院合作设立拨投结合、产业科技创新引导专项资金。

(三)持续激发改革内生动能,双向开放格局加速形成

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着力推动更深层次改革、探索更高水平开放,改革开放试验田效应充分显现。

集成创新水平有力提升。聚焦制度创新核心任务,在数字贸易、数据流动等领域加大探索力度,2023年形成20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省全国复制推广,健康医疗大数据转化应用等3项入选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占全国1/8。持续深化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正式落地,省药监局审评核查江北新区分部挂牌成立,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获得海关AEO高级认证。加大金融开放创新探索力度,成功入选江苏省首批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金融活水充分涌流。

服务业扩大开放提速提效。抢抓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政策机遇,开展跨境数据安全流动试点,升级打造新区跨境贸易数字公共服务平台,企业跨境贸易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日益优化,焦点科技中国制造网外贸电商平台业务成为全国首个数据合规出境案例。大力推动加工贸易产业链延伸,积极争取自贸试验区外保税维修与保税再制造试点,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

区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拿地即开工实现常态化,改革范围扩大至产业类项目,区域评估、告知承诺制”“多评合一改革持续推进。围绕降低市场准入成本,积极承接一次性进口研究用对照药品审批省级事项,全面优化容缺受理”“绿色通道等服务机制。加快推动法治园区建设,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江北新区法院和检察院入驻办公,新区法院获批增设涉外商事案件管辖权。

(四)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新主城品质内涵日益丰富

紧扣建设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主城要求,坚持系统思维、精品意识、共享理念,持续补短板、强功能、优环境、树形象,新区辨识度和品质感全面提升。

新主城形象加速展现。坚持将城建工程作为提升新区功能品质的关键抓手,南京江北图书馆正式投用,地下空间一期所有区段全部开工建设,建筑面积已完成50%以上,桥荫路市政综合体建成投用,现代化新主城风貌加快彰显。突出工程项目全流程管理、精细化管控,市民中心等3个项目获省绿色建筑创新项目奖,长江岸线湿地保护及环境提升工程一期工程等3个项目获省海绵城市优秀工程奖。

交通路网日益畅达。紧扣大交通路网构建,南京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集疏运体系规划正式获批,北沿江高铁、宁淮城际铁路等重大跨区域交通项目稳步推进,仙新路过江通道实现跨江主桥合龙贯通,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双线盾构隧道顺利贯通,地铁4号线二期、11号线一期部分地下车站主体完工。紧盯微循环交通治理,推动石婆路等断头路建成通车,强化17个重点片区、160条道路乱停乱放整治,区域通行能力有效提升。

乡村振兴纵深推进。深入开展乡村面貌改善行动,高效实施15个市级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高标准打造1.7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成功举办第七届盘城葡萄采摘季、接待人数超28万人。坚持强农富农,加快盘活集体经济、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市级3家。

生态环境稳步改善。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长江经济带警示片问题整改,65件央督信访交办件完成实体整改,大气优良率保持80%以上,省考以上水质断面优III率连续四年保持100%13个市考以上水质断面全部达标,新材料科技园环境排名在全省园区中进位明显。高标准开展四清四拆四整治三年行动,完成20条街巷整治出新和3条精品街巷焕新工作。

(五)用心用情回应民生关切,民生幸福指数稳步增长

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体推进各类民生实事,下大力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加快提升教育发展水平。聚焦教育强区目标,统筹推进23个在建、8个拟开工教育项目,全年竣工教育项目6个、新增学位4200余个,南京市江北芳草园小学、新区七里河中学正式开学,优质教育资源加速扩容提质。积极争创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义务教育集团化覆盖率达53.45%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加速推进。

全面增强医疗服务能力。锚定健康新区建设,高质量开展国家卫生城市迎复审,鼓楼医院二期加快推进,精卫中心、大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竣工投用,南医大四附院入选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建设。充分发挥省级“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效应,在全市率先实现社区(村)帮代办服务全覆盖,新增1个省级社区医院、2个市级基层特色科室。

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就业优先,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创设夏季引才28类专项行动,建成3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累计组织专场招聘活动263场、挖掘岗位9.2万个,兑现各类就业补贴近1.44亿元。聚焦一老一小小北医养入选中国健康老龄化发展蓝皮书。加强普惠兜底,特殊困难群体精准救助率100%。扎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近6600套、建成2300套。全力打好保交楼攻坚战,有效化解14个楼盘交付风险。

(六)坚决有力维护安全稳定,城市治理体系加快完善

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紧盯城市运行薄弱环节和安全风险,全面推进安全韧性城市建设,不断促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统筹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年、治本攻坚大会战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累计排查整治一般隐患4.4万余个。强化多部门协同联动,综研联检机制不断完善,街道应急管理消防一体化工作机制加速优化。持续加强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全市首家特医食品生产企业落地新区。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巩固提升年7个专项行动,大力控减越级进京访和去省集访人员,中央信访联席办分三批交办446件重复信访事项办结上报率100%、化解稳定率达98.9%,化解质效位于全市前列,重复信访治理稳定率99.75%、位列全市前三。

社会治理不断优化。优化“1+3+N”全要素网格组团服务模式,深入推进精网微格工程,顶山街道入选省五社联动机制创新试点。街道三级城市运行中心联动工作机制不断畅通,城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提升。

(七)深化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全国、省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以更大自觉担当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开创新时代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主流思想舆论巩固壮大。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江北新区实践调研基地建设深入推进,累计开展基层宣讲1500余场、覆盖40万人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全方位加强文化场馆、出版行业、论坛讲座、自媒体等领域阵地建设管理,网络舆情研判处置能力稳步提升。

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长效推动文明城市创建,三中心两馆联动机制持续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加快建设。不断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选树先进典型,成功培育中国好人”1名、南京好人”2名、感动南京人物”1名、市文明家庭”4户。

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发展。大力实施文体惠民工程,全年开展文艺展演200余场、体育活动130余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速推进,首届长江潮文化生活季系列活动亮点纷呈,太子山传说入选第五批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女子重剑世界杯、全国击剑俱乐部联赛等国内外知名体育赛事圆满举办。获评2家省级、12家市级体育消费新场景,成功申报市级文化产业园区5家,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0.9亿元、增长11.4%

爱国统一战线日益牢固。严格开展宗教领域意识形态风险隐患排查,两个专项工作持续推进,与南信大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团结凝聚党外力量,组建新区女企业家联合会,产业链+法律服务联盟惠企行动深入开展,非公经济发展动能加速释放。深化港澳台侨工作,圆满完成2023两岸企业家峰会属地保障、台湾要客接待任务。

(八)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

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统筹推进管党治党各项工作,切实扛起全面从严治党重大责任,努力为新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政治保障。

旗帜鲜明加强政治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折不扣推动党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在新区贯彻落实。全力配合省委巡视工作,从严从实推进反馈问题整改,细化制定并推动落实141条总体整改措施,认真推进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选人用人专项检查整改,确保问题整改动真碰硬、及时有效。

强基固本夯实战斗堡垒。持续深化街道集成改革,出台基层党建红色引领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等制度性规范性文件12个。深入开展学仙林、见行动、优治理活动,推动重点攻坚项目14个、征集基层治理创新案例43项。扎实推进全市两新组织党建示范区创建,推动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试点和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党建带群建”“群团共建生动局面加速形成。

扎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抓实选育管用全链条,开展192人次区管干部选配,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实施开展青苗培优计划,择优选派2名干部分别赴中石化、雄安新区挂职,抓细抓实第一书记、在村任职选调生跟踪培养,干部队伍活力有力激发。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深化拓展治不正之风、促担当作为系列监督,持续纠四风、树新风。始终保持反腐倡廉高压态势,狠抓工程建设、征地拆迁、国资运营、招商引资等重点领域问题整治,有力维护和巩固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4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化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推动经济全面回升向好的奋斗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江北新区将深入贯彻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努力在省市高质量发展中勇挑大梁。全力抓好八项重点

(一)坚持稳中求进,全力以赴推动经济增长。积极主动扩内需、促消费、稳外贸,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扩大有效投资。始终把抓项目、促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中之重,加快省市区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动扬子扬巴轻烃综合利用及新材料项目纳规,全力保障金陵石化高端日化品及转型升级项目尽快开工。优化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全面加强政策、土地、资金等要素统筹。持续发力招大引强,调整优化招商引资工作体系,力争50亿、100亿级项目实现新突破,切实以项目之助推经济之深挖消费潜能。积极推进消费扩容升级行动,组织开展江北汽车文化节等主题消费活动,稳定家电、家居等大宗消费,持续打造一批潮流市集、夜间餐饮等特色商业街区,培育首店”“小店”“夜经济等特色消费新场景,壮大数字消费、健康消费、文娱旅游等新消费增长点。积极推动万汇城商业综合体等尽快投用,进一步优化消费体验、释放消费潜力。提升外贸质效。加快实施外资扩量提质和外贸培优扶强行动,大力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稳步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加大外贸龙头企业招引力度,鼓励和引导先声药业等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利润再投资,确保实际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总额稳步提升。

(二)强化创新驱动,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搭平台、聚资源、促转化,切实将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推动江北新区产业创新带建设,持续推进国家EDA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争创光电子芯片国家级创新平台,努力在关键环节、核心领域产生更多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成果。深化与省产研院战略合作,联动支持新区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体系。进一步推动产业平台与高校、科研院所、创投机构、龙头企业的协同联动,积极构建集应用研究、试验开发、产业发展等于一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打造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紧抓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试点契机,发挥高质量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撬动作用,加大科创型企业融资支持,全力打造引领性科创金融创新发展示范区。加强和完善知识产权创新成果保护,努力为高质量创新保驾护航。积极推动科创人才集聚。加强战略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引进一批符合新区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切实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和人才政策,统筹抓好教育医疗、住房安居等全要素服务保障,健全完善引育留用闭环体系努力把新区打造成为人才集聚和发展的首选地

(三)聚焦实体经济,持续提升现代产业能级。围绕培育壮大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3+3+X”现代产业体系,认真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工作,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紧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轨道交通三大优势产业,推动生产工艺和设备改造升级、更新迭代,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智改数转网联步伐,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链式数字化转型,力争2024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提速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支持南钢、扬巴等龙头企业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开展合作攻关,不断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规模。提升集成电路产业综合竞争力,加强设计领域头部企业引进,尽快形成顶尖平台引领、企业集群支撑的发展格局。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提效,聚焦原药研发+高端器械方向持续投入,全力支持健友生化、先声药业等上市企业向百亿级梯队迈进。加快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用足用好服开+自贸两大开放战略叠加优势,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专业服务业,持续推动扬子江新金融中心建设,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积极布局未来产业赛道。围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方向,加快类脑智能、元宇宙、储能与氢能等未来产业链布局,全力抢占人机交互、云计算、基因检测等未来产业细分赛道。积极构建未来产业发展生态,全力打造源头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开发和场景应用的产业培育链条,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争创省市未来产业先导区。

(四)深化改革探索,全面激发开放发展活力。进一步发挥双区叠加优势,以改革激活力、以开放促发展,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探索制度创新新成果。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力争全年形成不少于15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省全市复制推广。持续推进生物医药等全产业链开放创新,积极争取国产大型医疗设备首台(套)认定试点,推动特殊物品出入境多部门联合监管、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白名单试点落地,不断完善药械审评、临床研究等公共服务链条,努力以制度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塑造开放发展新优势。积极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和南京都市圈建设,深入推进宁淮特别合作区、宁滁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探索,全力增强区域辐射带动力。紧抓跨境贸易便利化试点机遇,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数字贸易、绿色经贸、数据流动等方面加大开放压力测试力度,加力招引外资总部型机构、高端服务业业态,让国内外优质资源要素在新区汇聚、配置和增值。擦亮营商环境新名片。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提高服务效能、释放改革红利。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惠企减负、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等政策,跟踪推进“1+6”系列政策,努力为市场主体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探索开展省内律师事务所与港澳地区律师事务所合作试点,引进国际商事调解、律所等境内外高端法律服务机构,全方位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地。

(五)坚持建管并重,全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治理,进一步增强现代化江北新主城的综合承载力。进一步优化空间格局。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报批为契机,认真落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超前谋划和引导南钢、南化等重点片区空间布局。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系统推进重点片区经营性用地出让计划,加快推进城市更新等专项规划,着力构建相互传导、优势互补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进一步强化城市功能。聚焦大交通格局,全力推进南京北站前期工作,积极推动一桥一隧二轨等重大交通工程,服务保障北沿江高铁、宁滁城际等跨区域交通项目建设,加快构建对外畅通、区域贯通的综合性交通枢纽体系。完善核心区城市功能,提速推进地下空间、新金融中心等地标项目建设,尽快完成公安基地一期新址搬迁、二期开工等工作,持续提升核心区形象品质。进一步深化城市治理。全力改善城市治理硬环境,实施新一轮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口袋公园、城市绿道等活动场所建设,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积极创建品质更优、颜值更靓的美丽乡村,着力营造美化净化序化的人居环境。系统提升城市治理软实力,深化精网微格工程,持续发挥新区一网统管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实效,做优做精五社联动机制等特色项目,不断擦亮新区城市治理品牌。

(六)坚持人民至上,用情用力满足群众期待。聚焦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补齐民生短板、丰富民生供给,全力推动民生事业提质增效。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名校建设,深入开展名校长、名师引进计划,争创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全力打响健康新区品牌,持续推进鼓楼医院江北国际医院二期、妇女儿童健康中心等重点项目,完善“15分钟健康服务圈,全力构建高品质、整合型、智慧化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夯实社会保障基层基础。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重点关注高校毕业生等特殊群体就业,充分释放校纳英才”“春风行动品牌效能,提档升级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提高就业创业服务水平。聚焦一老一小,全力做优小北托育等服务品牌,推动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打造全龄友好幸福空间聚焦基础保障,扎实开展低保扩围增效工作,确保兜牢民生底线。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妥善化解超期过渡难题,规范提升商品房住宅品质,努力实现住有安居、住有宜居。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抓好研究阐释、宣传宣讲等工作,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深入发掘长江、非遗、红色等文化价值,大力培育大厂工业文明小镇工业旅游发展区等文旅脉络,持续办好长江潮音乐节等新区特色品牌活动,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七)打造平安新区,营造安全稳定发展环境。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加快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新安全格局全力以赴抓安全。统筹推进治本攻坚等专项行动,围绕危化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高层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和安全防范工作,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持续深化安全生产跨部门综研联检机制建设,全力推进街道应急管理消防一体化工作站规范运行,加快打造应急综合一体化平台,全力提升新区本质安全水平。统筹联动保稳定。坚持把化解作为最好的稳控,提速推进区街两级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解纷平台建设,切实筑牢社区吸附稳控、街道防范化解、部局调度处突三道防线,努力把各类风险矛盾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区、街两级信访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因地制宜优化完善信访工作机制。系统施策增韧性。聚焦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积极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会商研判、信息共享和风险排查治理机制,强化生命管”“生命水工程、城市内涝治理等安全维护,扎实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基地创建,有力推动基层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八)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探索绿色低碳生态路径。双碳目标为引领,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探索非化石能源、清洁能源实施路径。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及示范,支持重点工业企业积极开展绿色节能改造,创建绿色工厂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紧盯大气关键指标,突出做好新材料科技园第二轮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打造无异味园区,确保PM2.5、大气优良率等指标居全市前列。纵深推进长江大保护,坚决完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长江经济带警示片反馈问题整改,系统开展水环境治理再提升工作,扎实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确保省市考水质断面达标率保持100%。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提升全生命周期监管能力,切实守好绿地净土。构建系统高效生态体系。以争创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为抓手,加速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生态环境保护深度融合,加快智慧水务平台、大气监测网络数字集成系统建设,提升生态环境信息化智慧化数字化治理水平

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坚决抗起国家级新区使命担当,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绝对忠诚把牢正确方向。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压紧压实政治责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的理念,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健全完善传达学习、任务落实、督促检查、结果报告全过程工作机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切实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学习成果长效机制,不断夯实共同思想基础、凝聚团结奋斗力量。坚决筑牢政治忠诚。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锤炼党性修养,积极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进一步增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二是以严密体系夯实组织建设。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重点,抓实基层、夯实基础,推动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续深化党员教育管理和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两新组织党建示范区创建,提升新区产业链上党旗扬品牌影响力,深入实施新就业群体党建八项行动,不断提升政治引领、团结凝聚和关心关爱质效。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深化学仙林、见行动、优治理活动,扎实推进强力工程重点任务落实,做实做细街道、社区(村)工作,认真抓好基层治理创新案例深化培育,切实抓牢群众身边的有效治理、高效服务,以点带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建强基层骨干力量。坚持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党员三支队伍一起抓,持续推进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区街共管,加快推动带头人队伍专业化、村书记管理规范化、社工建设职业化。

三是以正确导向强化队伍建设。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全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树牢鲜明用人导向。严格规范选人用人程序,健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突出实干实绩实效,实施干部非定向推荐、无任用考察,完善跟踪培养机制,持续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锻造干部过硬素质。聚焦重点领域和急难险重岗位,分层分类做好干部教育培训,注重在改革发展稳定一线磨砺锻炼,切实提升干部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牢牢把握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健全完善科学有效考核机制,严格落实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深化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制度,用好用活三项机制,以更优导向激励干部敢为善为。

四是以铁的纪律强化党风廉政。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不断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高质高效抓好检视整改。坚持把省委巡视反馈整改和主题教育检视整改有机结合起来,压紧压实整改主体责任,探索建立共性问题推动解决机制,确保问题整改到位、见底清零,切实以巡视整改成效促进全面从严治党成果巩固发展、政治生态持续净化。持续深化正风肃纪反腐。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深化风腐同查同治。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始终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领域和环节保持高压态势,进一步强化刚性约束、堵塞制度漏洞。从严从实加强政治监督。紧盯关键少数,不断做强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做好专项监督。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在巡察机构建设、监察监督延伸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具有新区特色的监督体系,切实以强有力政治监督为新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同志们,奋楫扬帆正当时,砥砺前行谋新篇。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伟大奋斗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区新实践,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浦口人大

版权所有:南京市浦口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地址: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文德路18号

技术支持:浦口区信息中心

主办单位:南京市浦口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电话(传真):025-58882157

苏ICP备17008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