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8年度浦口区本级预算执行和
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区审计局 赵青
2019年7月30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2018年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区审计局对2018年度浦口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精神,重点关注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政策实施效果,从区本级预算执行、部门预算执行及专项资金使用、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政府投资项目建设、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和园区平台资产负债损益等六个方面进行审计监督。
2018年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各部门、各单位紧紧围绕高质量建设“江北明珠”新浦口的目标,积极推进浦口“四个生态”建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优生态、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确保了区经济社会发展平稳运行。审计结果表明,2018年度区本级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强化财政收入管理,全面完成年初预算。2018年克服税收政策和江北新区体制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区财政紧紧围绕年度收入目标,全力组织财政收入。2018年浦口区实现财政收入250942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903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2.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93790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96.6%;国有资本经营收入826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社保基金收入5422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2.3 %。
——保障重点民生投入,支出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浦口区实现财政支出214241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666852万元(注: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财力1100192万元)、政府基金预算支出1428927万元(注:政府性基金预算可用财力2083275万元)、社保基金支出46640万元。浦口区加大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大“三农”、社保、教育、医疗等方面投入,2018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78%。二是着力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2018年安排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类支出18774万元,通过引进高层次创业人才等措施着力推进我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是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积极落实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项目及专项整治任务,2018年生态环境建设支出22415万元。
——深化推进改革,提升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规范透明的预算制度。2018年全区所有部门均实现了预决算公开。二是加强资产配置预算管理。区财政在全区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基础上,制定了区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预算管理制度,强化了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体系,从严控制新增资产购置。三是稳步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近年来,区财政对我区200万以上的农业、教育、医疗、环保等专项资金开展了绩效评价,提高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意识,为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挂钩的管理机制奠定了基础。
一、区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一)存量资金未统筹安排使用
1、2018年至2019年4月末区财政统筹安排存量资金支出84883.26万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但仍有99015.34万元财政存量资金尚未盘活。
2、截至2018年末,52家一级预算单位两年以上结余结转资金26075.59万元长期在部门挂账,未收回财政统筹安排使用。
(二)政府性基金结转资金941.9万元未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
2018年,区政府性基金中农业土地开发基金结余超过当年收入30%,区财政未能将超出部分941.9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
(三)转移支付情况
2018年区财政加快了转移支付资金的下达,当年拨付五个街道和三个园区转移支付资金共计222331万元。审计抽查了2018年扶持低收入农户增收脱贫、水利风景区建设等金额较大的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情况,审计结果表明,各街道和园区均能依据文件精神或合同约定拨付给相关单位和个人。
(四)政府性债务情况
2018年省财政厅下达我区新增及转换债券19.46亿元,经区政府批准,新增债券1.8亿元用于浦口区排水达标项目和浦云路大桥项目;置换债券8.16亿元用于归还2015年发行的第一批3年期一般置换债券10.2亿元的还本;土地专项债券9.5亿元用于土储中心4个土地收储项目。至2018年末,债券已全部置换完毕。
截至2018年末,浦口区债券余额88.01亿元,其中:置换债券55.61亿元、新增债券21亿元、土地专项债券9.5亿元、省转贷1.9亿元。
二、部门预算执行及专项资金审计情况
(一)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区审计局运用数字化审计平台在对全区195家预算单位2018年财务数据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区财政局、住房保障和房产局等9家一级预算单位及所属7家事业单位进行了重点延伸。审计结果表明:195家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能按照预算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编制部门预算,“三公经费”等大部分行政性支出得到有效控制。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1、应缴未缴财政预算收入1753.54万元。根据《江苏省财政厅省物价局关于规范房屋转让手续费等有关事项的通知》(苏财综〔2016〕12号)的规定,自2016年3月1日起,我省房屋转让手续费调整为行政事业性收费,收费资金全额上缴国库。审计发现:某中心2016年3月1日后收取房屋转让手续费1753.54万元,全部用于本单位各项支出,未能缴入国库。
2、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率不高。审计发现:有2家单位的7个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率过低。其中:有5个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率低于50%,2个专项资金(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经费和防汛物资保障经费)预算执行率为0。
除此以外,少数单位还存在无预算超预算列支费用、决算编制不实、政府采购合同续签未经审批、固定资产未入账、公务接待费报销手续不全、费用列支依据不足、报销票据不合规及大额现金支付等问题。
(二)专项资金审计情况
本次审计对创新名城系列政策资金、居家养老补贴专项资金和食品药品安全专项资金等三类专项资金进行了延伸审计。
审计结果表明:三类专项资金总体使用情况良好,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引导调控和保障作用,推进了科技创新和民生改善。
但审计也发现因相关部门和街道监管不到位,居家养老补贴专项资金还存在:服务对象已死亡仍继续领取补贴、少数助餐机构通过代刷助老服务卡虚报就餐次数等形式套取财政补贴、助餐点项目建设未按规定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等问题。
三、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审计情况
近年来,审计机关加强了对重大政策跟踪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2018年下半年以来,省市区审计系统先后组织开展了浦口区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金情况、扶贫资金政策落实情况、村级“三资”管理情况、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及清理拖欠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账款情况的审计和审计调查。
(一)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金审计情况
今年上半年,市审计局组织六合区审计局对浦口区2017年至2018年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金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浦口区构建了较系统的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和实施组织架构,保障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能够依据地方特色,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聚焦富民增收;注重以美丽乡村打造为依托,打造田园综合体,品牌效应逐渐体现,乡村休闲农业、休闲旅游带动老百姓增收效果明显。
但审计也发现浦口区在乡村振兴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虚报田亩数、重复申报及缩减施工工程量等方式套取涉农项目资金;村集体以个人名义套取耕地两项惠农补贴资金;涉农项目重复申报;超范围发放惠农补贴资金;耕地保护补贴未按规定通过“一折通”系统发放;违反规定以现金方式发放尊老金等问题。
(二)扶贫资金政策落实审计调查情况
今年上半年,市审计局组织六合区审计局对浦口区2016年至2018年扶贫资金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审计结果表明:三年来,浦口区政府深入贯彻“六个精准”总要求,强化各项扶贫措施,出台扶贫政策,不断增加低收入农户与经济薄弱村(欠发达村)收入。截至2018年底,全区8454名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19个经济薄弱村(欠发达村)成功摘帽,集中连片欠发达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但审计也发现浦口区扶贫开发工作方面还存在:少数社区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将低收入农户入股股金以分红形式再发放给农户;个别低收入农户增收项目因非法占用基本农田,被主管部门要求拆除,致使该项目未能发挥项目效益;个别社区扶贫项目存在拆分项目规避公开招投标、未经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变更项目实施内容等问题。
(三)村集体“三资”管理审计调查情况
今年上半年,市审计局组织六合区审计局对浦口区2016年至2018年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审计重点抽查了华光、永宁等10个社区。
审计结果表明:浦口区以推进村级账户统管、建立统一的财务和资产监管信息化系统为重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机制,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运作日渐规范,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但审计也发现浦口区在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还存在:部分社区合作社未实际运营,直接用村级资金给社员分红;通过“以租代征”形式进行非农建设及违规占用土地;违规发放补助;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相关精神列支烟酒款;青苗补偿款涉嫌被私分;多个工程项目未按规定确定施工单位等问题。
(四)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实审计调查情况
2018年下半年,区审计局对浦口区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审计结果表明:相关部门能按规定执行减税降费政策,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减轻了民营企业的运营成本,激发了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潜能。
(五)清理拖欠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账款专项审计调查情况
2018年下半年,区审计局对浦口区5个街道和9家单位清理拖欠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账款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审计结果表明:上述单位均未发现有拖欠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账款的现象。
四、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情况
2018年,区审计局认真履行审计全覆盖的要求,采取多种方式强化对中介机构的监管,通过开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软件,创新工作模式,保障审计监管质量。2018年下半年以来,区审计局组织开展了47个规模以上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工作,其中:跟踪审计项目26个,结算审计项目21个,涉及建安造价218.48亿元;完成结算审计项目67个,送审金额13.85亿元,审定金额12.20亿元,核减1.65亿元,平均核减率11.9%。
五、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2018年,审计局对浦口区6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查出问题18个,涉及金额334.79万元,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9条,上报审计结果报告6篇。至2019年4月底,审计查证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同时,根据市审计局统一安排,区审计局对建邺区法检两院院长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查出问题35个,违规金额6433.64万元,向有关部门移送线索18条,移送金额2669.48万元。
六、园区(平台)审计情况
2018年,区审计局对区经济开发区和城建集团2017年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情况进行了审计。
审计结果表明:开发区和城建集团积极发挥投融资功能和承担政府重大建设项目任务,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高质量建设“江北明珠”新浦口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审计也发现:园区及平台偿债压力大,偿债风险不容忽视;票据管理有待加强,大额现金采购频繁;违规发放加班费等津补贴;下属事业单位未按规定建账核算等问题。
七、审计整改情况
2019年上半年,区审计局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专项行动,对2016至2018年审计查出的107个未整改问题进行了重点核查。经督查,42家被审计单位50个项目的92个问题得到整改,整改率达86%,近三年综合整改率达95%,推动被审计单位制定加强和改进管理的措施31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5项,追缴财政资金1955万元。2019年上半年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部门已向相关部门进行反馈,相关部门正在持续整改落实中。下一步,区审计局将继续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审计整改情况将另行向人大常委会报告。
八、审计建议
(一)规范财政收支管理,强化预算约束
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及时清理结余结转资金,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强化预算约束,严格公务支出财务管理及报销审核,坚持刚性约束,增强预算严肃性。强化政府采购管理,严格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监督和政府采购合同管理,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二)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推进财政提质增效
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调整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强化预算绩效监督,实现“绩效有目标、绩效运行有监控、绩效评价有管理、评价结果有应用”的闭环管理,确保财政资源高效配置。
(三)完善相关制度,保障重大政策落地落实
进一步加大对重大政策、重大项目推进和重大资金使用的政策研究和措施保障,加快修订相关管理制度,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法规,加强对探索性做法的规范、推行和提升。
(四)强化问责和公开,加大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力度
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的相关规定,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不力、屡查屡犯的,严肃问责追责。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制度措施,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将整改结果向区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按规定向社会公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我们将依据区委《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加大对中央和省、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财政支出总量和结构、重点支出、重大投资项目和重点专项资金等方面的跟踪审计力度,促进政府预算有效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主动作为,促进浦口区经济高质量发展。